U19男篮四连败,杨毅点评一针见血!就是没技术能力基本功非常差
中国U19男篮球队在世界大赛上遭遇了四场接连的崩溃,结果没能杀入前八强!
这支大家盼得跟做梦一样的年轻小伙子们,先是跟加拿大干了一场,结果以72比80输得啪啪响;接着又对上德国,以66比90丢了个够呛。
然后又不敌斯洛文尼亚,以82比99痛失良机;到最后在十六强对决中,奈何86比99败给新西兰,彻底泡汤了争冠的希望,真是让人心碎啊!
这次比赛中,U19男篮的技术水平简直跟小河沟里的小虾米一样,摇摇晃晃的,实在是不给力啊!
第一场跟加拿大队比赛的时候,中国队就像是忘记了怎么打球,竟然搞砸了21次,篮下完全被对面按着打,惨得不行!
第二场跟德国队对阵,张博源和朱正他们一度把分差缩小到三分,但德国队个头高、战术老练,最后还是以24分的差距赢了。
在16进8对抗新西兰的比赛中,中国队下半场曾追到平局,不过篮板球竟然被打成24比46,差得离谱,最后比赛输得心服口服!
中国篮球界的“大嘴”杨毅在直播中犀利说道:“这些小伙子在国内的身材那是数一数二的,可一到了国际赛场,能稳准投篮的有几个?”
他直截了当地说,这几十年来,中国的篮球小朋友们基本功都退步得跟老母鸡掉毛似的,原因在于青训搞得就只想着眼前的成绩。
教练琢磨成绩,学校盯着荣誉,最直接的路子就是拼命练身体呀!
小孩儿要到十五岁之前,就算技术再牛,身体没长好,照样打不过别人,所以教练不乐意花时间练那些基础的东西。
杨毅特别强调,太快就给高个子球员贴标签(比如硬让他们打内线),这就像是给他们的成长限制了个死结!
你让个2米10的小子从小就只练禁区,到了20岁肯定不可能变成文班亚马那样的!这根本就是不科学嘛!
依我来看,U19男篮这次打得真不行,技术差和战术眼光短浅一起给它们捅了一刀,简直就是中国篮球青训这破情况的缩影啊!
球员的基本功不扎实,这是直接的原因嘛!
这次比赛中,中国队每场都犯糊涂,真是“手一抖”情况频繁,说明小朋友们在训练时没认真抓好球啊,传球都像是在赛跑。
杨毅嘟囔着:“能稳稳投篮的球员简直稀缺得像金光闪闪的鸡毛!”更是一针见血——当对手收紧防线时,中国队的外线球员常常一个人玩单打,搞得没有挡拆、没有传切,机会就像打了个水漂!
说实话,就像把打篮球当跑运动会一样,技术水平低得离谱,连个简单的战术都搞不定。
青训的目标太功利,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那些基层教练为了快点见效,总是选择一些奇怪的招数:把高个子球员推去篮下当“搬砖工”,根本不让他们碰运球和投篮;而小个子球员则是被逼着练得飞起来,完全不关注阵地战的技巧。
“速战速决”的培养方式让小球员在U12、U15阶段快出点名堂,结果却坑了他们未来的发展。
就跟杨毅说的那样:“教练只操心现在的奖杯,小孩将来能不能当大牌球星,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光顾着眼前小钱的主意,搞得中国篮球越来越壮,技术却跟着掉队,真是个奇怪的循环!
这真是喜剧,竟然这种奇葩的训练方法,反而让中国球员在国际赛上遭殃。
西方的小伙子们15岁就能玩转复杂战术,而我们这边的娃娃们还在琢磨怎么不摔跤;非洲的球队靠的是身体和技术的结合冲金牌,咱们的内线兄弟还连背身单打的基本步伐都还不太熟练呢。
杨毅说得很到位:“美国那帮小孩身体倍儿棒,等到15岁才开始碰篮球;而我们这些孩子,即使有点天赋,12岁就只能在篮下晃悠,哪能变成文班亚马那样的巨星啊?”
要想改改现在这事儿,不光教练得换观念,还得搞个科学的青训评分体系——就像NYBO青少年联赛那样,把基本技能测评也纳入考核标准里。
打篮球就像炒菜,要是技术不到位,再壮的身板也只是个大块头!
希望这次大溃败能够给中国篮球一个醒悟,让大家明白——赢的绝不是身高,而是智商!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