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特朗普终于承认自己低估了马斯克
上个月,马斯克和特朗普这对曾经的搭档彻底闹翻了,白宫突然对 SpaceX 开始了全面合同审查,想着通过这个事儿来影响 SpaceX 的资源,为了给马斯克施加点压力。
结果没想到,SpaceX 不但没被拉拢地影响,反而越发平稳地发展起来了。
这个结果,特朗普团队早先没有预想到。
事件起点:白宫挥出 “第一刀”
到2025年6月初,白宫突然对 SpaceX 进行了一次全面合同的审查,啰嗦一句,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真让人措手不及,但仔细一想,好像事先有所准备似的。
特朗普团队心里明白得很:断了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让 SpaceX 没了“血液”输送,这样一来,就能抑制马斯克的影响力。
他们啊,真是太低估了 SpaceX 的底蕴,也太高看自己手里的控制力了。
联邦政府和 SpaceX 早就不单纯是“甲方乙方”那点关系了。
超过60份合同,金额突破百亿,牵扯到NASA、国防部、情报机构等多个方面的任务……
这些合同中包括NASA的载人登月运输任务,还是国防部的卫星通信系统维护,统统都算是美国太空战略中的重点工作。
这家公司不仅仅是个火箭发射的单位,它堪称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引擎。
SpaceX 不是企业,是战略
换个角度说,要是SpaceX倒闭了,最着急的肯定不是马斯克,而是美国政府自己。
前阵子,美国有两个宇航员困在国际空间站,谁能去把他们接回来呢?
波音的“星际客机”虽然已经做过不少次试飞,可一直没法完全赶超 SpaceX。
最终,还是 SpaceX 的载人龙飞船完成任务,把人平安接了回来。
这也正是马斯克信心十足的原因所在。
现在的SpaceX,不单宁是搞技术那么简单,更像是扛起了“保障战略”的重任呢。
NASA “打脸式” 续约:技术优先,面子靠边
白宫刚开始调查,NASA 就悄悄和 SpaceX签了一份价值18亿美元的新合同,目的是推动“登月前哨任务”。
白宫内部对 NASA 这次续约的动作挺不满意,有个幕僚甚至在暗里抱怨:“NASA 这明显是在不给总统面子。”
不过,NASA 也不能太硬气,毕竟 SpaceX 现在是唯一有实力搞定这类任务的公司。
波音那边技术出的问题多得很,就算再拖三年,也很难赶上 SpaceX 这些年积累的实力。
特朗普的多重尝试与现实制约
特朗普对 SpaceX 开展合同检查,想搞个清楚,主要是想把联邦资金收回来。
SpaceX 负责着 NASA 和国防部的六十多个核心合同,包括载人航天等重要任务,这些都在美国的太空发展战略中占据着关键位置。
军方和 NASA 都不太支持取消合作,而且大部分项目的预算早就被国会敲定了,改动也不太可能。
而且,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之后,公开批评特朗普的政策,结果特朗普就让情报部门成立了“信息监控小组”,专门盯着马斯克的社交平台。
虽然马斯克的号召力不仅限于航天界,在舆论场上也有挺大的影响力,这种监控行为本身就说不过去,根本无法真正限制他表达自己的观点。
白宫还打算用立法或者财务手段来限制X平台,但这事儿涉及到企业正常运作和行政干预的边界问题,结果引发了不少舆论反对,甚至有议员直接质疑白宫“滥用行政权”,这个想法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特朗普陷入了一个挺尴尬的境地,要么管,要么不管,都觉得不太合适。
马斯克的回应:一句话不说,一件事接着干
面对白宫一波又一波的动作,马斯克这回没像以前那样“回怼”。
他决定加快火箭发射的频率,推动技术创新,还提前达成了合同中定下的时间点。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没有被压制所困,反而在加快脚步继续前行。
NASA的续约事宜、与国防部新项目的洽谈,再加上加密通信技术的公布……每一桩都让他的战略位置更牢靠,政治上的余地也更宽广了。
马斯克的策略挺直白:你要是敢在我的合同上下手,我就让你没法真正把事做成。
这可不是硬碰硬,而是巧妙地以柔克刚,攻守兼备。
技术与权力的边界,谁来划定?
白宫本打算通过合同审查来压制马斯克,打断SpaceX的资源链,还监控他的社交媒体,意图限制他的影响力。
可是,马斯克没被压垮,反而凭借SpaceX在美国国家战略中的关键地位,变得更加巩固了。
NASA又续签合同,和国防部的合作项目也在顺利推进,接连传来好消息。
特朗普政府本打算施加压力,可结果发现困难重重,军方和国会都不给力,公众的反对声也挺响。
从这事里可以看出来,一旦企业的技术水平真正融入国家战略,它的影响力就不仅仅是个普通商业的问题了,也许这正是特朗普团队之前没想到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