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焊花在加拿大钢铁厂飞溅的瞬间,谁能想到火花四溅能波及到中国,总理卡尼对着镜头宣告加税时,西部农场主正望着金黄的油菜田憧憬丰收,他们不知道,钢铁厂里的一句话,会让餐桌上的菜籽油变成仓库里的滞销品,为什么有人宁愿得罪最大买家,也要给盟友递投名状?

一场拿盟友当筹码的赌局

加拿大钢铁厂的龙门吊像座沉默的纪念碑,卡尼站在它底下说要对中国钢铁加税时,语气里的强硬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张,他宣布的政策够狠:含中国熔炼成分的钢铁要多交 25% 的税,进口量还得砍半,超一吨就再加 50% 的税,这几乎是把中国钢材拒之门外。

但仔细看政策条文,会发现个耐人寻味的细节:美国钢材不管在哪炼的,只要经美国工厂过一手,进加拿大就跟回家似的,这哪是反倾销,分明是给美国开绿灯,更讽刺的是,一周前特朗普刚把加拿大代表赶出谈判桌,放话要对加拿大钢铁加税 25%。

卡尼之前还骂特朗普 “毁了加拿大人的生活”,转头就把刀挥向中国,这种操作像极了被强者欺负后,转头去欺负更弱者的逻辑,他大概觉得中国是软柿子,毕竟加拿大钢铁出口 74% 靠美国,得罪不起,可农业 50% 收入靠中国市场,他好像觉得能赌一把。

其实加拿大早有前科,2019 年扣了华为高管,中国停购油菜籽,三个月就让他们损失 20 亿加元,2021 年跟风封杀新疆棉,中国立马转买澳大利亚小麦,历史总在重复,只是有人总不长记性,把外交筹码押在伤害贸易伙伴上,本身就是场必输的赌局,但卡尼没料到,中国的回应会来得这么快,而且直戳他的软肋。

不看宣言看行动

卡尼在钢铁厂说加税的同一天,澳大利亚总理正在北京喝葡萄酒,谈的不只是牛肉龙虾,还有中断五年的油菜籽贸易,有消息说,五船澳产油菜籽已经准备试运中国,这时间点巧得像早就安排好的。

这步棋其实早有铺垫,今年三月中国就给加拿大油菜籽加了 100% 的税,曾经的液体黄金瞬间成了烫手山芋,加拿大农场主之前总觉得自己有底气,毕竟他们占着中国 60% 的油菜籽市场,每年 300 万吨的出口量是西部省份的命根子。

2022 年中国暂停采购时,他们开着收割机冲进国会山,现在怕是又要坐不住了,中国找替代货源的速度快得惊人,澳大利亚农场主早就盯着这个缺口,之前因为检疫问题进不来,现在终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2024 年试运的 500 吨油菜籽,更像是在给这次大合作探路,中国市场从来不是非谁不可,你不做的生意,有的是人抢着做,加拿大可能忘了,中国不仅是买家,还是规则制定者。

之前加拿大跟着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光伏产品加税,中国就启动了反歧视调查,连科研合作都停了 12 项,你用关税当武器,别人就有本事让你的王牌变成废牌,更要命的是,澳大利亚抢去的不只是订单,还有未来几年的市场信任,这可不是降关税能抢回来的。

订单里藏着市场的真相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谈生意时,脸上的笑容藏着底气,他口袋里可能揣着油菜籽贸易重启的协议,五船试运的油菜籽已经准备出发,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中断五年后的翻身仗。

其实他们早就做足了准备,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加税后,澳大利亚农场主连夜调整种植标准,就为了达到中国的检疫要求,之前他们输在黑胫病防控上,现在据说找到了双方都认可的方案,连杂质含量都控制在 1% 以下,2024 年那两次 500 吨的试运,更像是在给这次大动作热身。

中国这边也确实需要货源,现在国内油菜籽库存只有 15.9 万吨,是四年来最低的时候,每年要进口 400 万吨,这么大的缺口,谁能满足需求,谁就能拿到入场券,加拿大之前占着 60% 的份额,现在把位置空出来,自然有人接盘。

不过澳大利亚也有顾虑,今年他们产量只有 570 万吨,还得先顾着欧洲老客户,但哪怕只能分到一部分,也比之前被挡在门外强,市场从不等人,你让出来的位置,转眼就会被别人坐热,加拿大农场主看着仓库里堆积的油菜籽,大概第一次明白,政治账算得再精,也抵不过市场的真实需求。

夹在美中之间的两难

安大略省的钢厂老板刚为加税政策松了口气,阿尔伯塔省的农场主已经在发愁油菜籽怎么卖了,这种分裂早就藏在加拿大的经济结构里,钢材 74% 要卖给美国,农产品 50% 以上靠中国市场,两边都得罪不起,却偏要选边站。

跟着美国走也没捞到好处,特朗普说要对加拿大钢铁加税 25%,还威胁要切断原油管道,一点没给盟友面子,之前美墨加协定重谈,加拿大连汽车关税豁免权都快保不住了,更糟的是,本土小麦局被美国粮商收购,钾矿股权也被华尔街盯上,经济命脉慢慢被人攥在手里。

想从中国这边找补,又放不下身段,卡尼政府一边对中国钢材加税,一边悄悄盼着中国能继续买油菜籽,可中国市场早就不是非他不可,澳大利亚、欧盟都在抢份额,2022 年农场主开收割机冲进国会山的场面还没忘,现在滞销的油菜籽比那时更多。

就业市场也跟着遭殃,制造业、运输业岗位掉得厉害,连续四个月萎缩,把宝押在别人身上,迟早要为这种依赖付出代价,现在加拿大就像站在十字路口,往前是越来越强硬的美国,往后是正在转身的中国市场,怎么走都觉得难。

贸易战里没有永远的赢家

2019 年加拿大油菜籽被暂停采购时,有人以为只是暂时的,2021 年失去小麦订单,他们还觉得能靠刚需赢回来,可这次不一样,中国找替代货源的速度越来越快,澳大利亚用五年时间等待,终于等到了机会。

这背后是全球供应链的重塑,以前加拿大觉得自己占着中国 60% 的油菜籽市场,就有恃无恐,却忘了市场最讲究平衡,你能提供的,别人也能提供,甚至更好,中国现在做的,就是把供应链的鸡蛋放进不同篮子里,谁靠谱就跟谁合作。

美国也没成为最终受益者,他们对加拿大加税,又逼加拿大对华强硬,看似占了便宜,其实在破坏全球贸易规则,等各国都开始搞关税壁垒,美国自己的出口也会受影响,就像加拿大现在发现的,你对别人耍的手段,迟早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加拿大要是早点明白就好了,贸易不是零和游戏,把盟友当棋子的人,最后往往会发现自己也是别人的棋子,历史总在重复,只是每次代价都换了种形式,不知道下一次,他们会不会选一条不一样的路。

结语

加拿大钢铁厂的加税宣言,最终烧到了自家农场,从对华加税到失去油菜籽市场,从依赖美国到被美国拿捏,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藏着贸易战的真相:谁试图用关税当武器,谁就会被武器伤到,说到底,贸易里最硬的底气,从来不是强硬的表态,而是彼此需要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