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可能要“反”了
当地时间7月3日,虽然美国的民主党在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但最终众议院还是以218票对214票的结果通过了“大而美”法案。
1
“大而美”法案的通过不仅导致前任总统拜登所主导的很多政策瞬间化为乌有,对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来说也是致命一击。
“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所力推的一项法案,其目的是延续他上任总统时所推行的一些政策,其核心内容有几项:
一个是大规模减税;二个是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三个是增加军费开支;四个是为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和边境安全计划提供资金;四个是调整新能源补贴政策;五个是提高债务上限。
这些政策对于美国普通人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劫贫济富”的政策。
在方案通过之后,可以预见未来美国普通人的补贴会被削减,由此造成很多人的收入会下降。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在“大而美”法案获得通过之后,处于收入最低水平的五分之一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在未来十年内平均下降2.3%,美国底层人民的生活会更加捉襟见肘。
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富人因为减税而获益,处于收入最高水平的五分之一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增长约2.3%。
正因为这种不公平的政策,这项法案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包括马斯克也是非常反对这个法案的。
在5月28日,马斯克正式辞去了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的职务,而他之所以辞职,最直接的导火线,也是这个“大而美”方案。
实际上在他没有离职之前,他在白宫跟特朗普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了,从头到尾他一直都是反对特朗普推行这个方案。
但特朗普这个人非常狡猾,他过河拆桥,压根没有理会马斯克的诉求。
最后两个人闹得不可开交,直接将矛盾公开化。
在马斯克辞职之后,他就连续在社交媒体上炮轰特朗普和“大而美”法案,认为这项法案会导致美国的债务迅速飙升,甚至有可能导致美国破产。
他还呼吁美国人民行动起来反对这项法案。
6月30日,在众议院投票表决这项法案之前,他更是在社交媒体连续发几十条动态对其进行抨击。
最关键的是马斯克还放出了狠话。
他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大而美”法案获得通过,他将会立刻成立“美国党”,而且威胁让所有支持法案的国会议员在2026年中期选举初选中挫败。
如今,这项法案正式通过了,不知道此刻马斯克有什么样的想法。
按照他之前强硬的态度,在“大而美”法案通过之后,他应该会揭竿而起,准备“反”了!
2
为什么马斯克这么痛恨这项法案呢?
表面看他是为了美国好。
大美法案跟马斯克的理念背道而驰。
之前马斯克对政治其实是不怎么关心的,他没有明确的政党倾向,不支持民主党,也不支持共和党,可以说是一个摇摆人。
不过在2024年7月13日特朗普挨了一枪之后,马斯克突然改变态度,非常坚定地支持共和党。
为此他不仅亲自帮特朗普站台,还拿出巨额资金帮特朗普竞选,前前后后投入了近3亿美元。
马斯克的这些举措对帮助特朗普成功当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那些摇摆州当中,马斯克的百万大奖更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而他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变化,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他的儿子变性,对此马斯克直接将炮火对准民主党所推行的多元化政策。
从此开始,马斯克就非常痛恨民主党,甚至跟民主党有些势不两立的味道。
当然,他最终之所以选择不遗余力地支持特朗普,因为他觉得特朗普能够实现他的一些理念,比如自由贸易,削减政府债务,减少政府监管,支持科技产业自由发展等等。
而且在马斯克帮助特朗普当选之后,他确实尝到了一些甜头,特朗普立马任命他为政府效率部的负责人,然后对美国政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结果很多美国联邦政府都出现了大幅裁员,预算也明显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政府的支出,帮助美国政府减轻债务压力。
但蜜月期总是短暂的,蜜月期一过,特朗普的獠牙马上就显露出来了。
特朗普还是4年前的那个特朗普,他从来没有变过,狡猾始终是他的本性。
在利用马斯克这枚棋子完成他的政治目标之后,他的态度立马出现了很多变化,更多政策跟他当选竞选时承诺的完全不一样。
比如当初他让马斯克对政府进行改革,目的就是削减政府开支,然而转身他却推动大而美法案的落地。
这项法案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提高美国的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可能增加3.3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
这个举措直接让马斯克蒙圈了。
他辛辛苦苦几个月,带领一批年轻人没日没夜地加班对政府部门进行改革,还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
没想到特朗普却悄悄在他背后捅了一刀,让他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瞬间马斯克突然感觉到自己被利用了,也被欺骗了。
3
当然真正让马斯克痛恨特朗普的根本原因是,他朝自己“开了一枪”。
当初马斯克不遗余力地支持特朗普当选总统,本想着能够抱上这个大腿沾沾光,能够让特斯拉以及space x发展更好一些。
然后“大而美”法案的出台,直接让他的幻想彻底破灭。
“大而美”法案有一项规定就是削减新能源的补贴力度。
其中一条规定是,取消拜登政府时期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即购买新电动车最多可享受每辆7500美元税收抵免,二手车为4000美元税收抵免。
没有了这些税收抵免,消费者购买特斯拉成本自然就会上升,导致特斯拉的竞争力会下降,甚至会导致销量逐渐下滑。
除此之外,“大而美”法案还提出由联邦公路管理局向电动车车主每年收取250美元的费用,这将进一步增加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进一步冲击特斯拉的销量,这会让特斯拉更加雪上加霜。
要知道过去半年时间,为了支持特朗普,马斯克有点“不务正业”,导致特斯拉的销量持续下滑。
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只有384122辆,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3.5%。
在欧洲市场下滑更猛,比如在德国,特斯拉6月份的销量只有 1860 辆汽车,同期下降60%,上半年在德国的销量同样暴跌58.2%。
另外在法国、意大利、瑞典、丹麦等一些欧洲国家也是连续6个月以上销量下滑。
在全球销量并不太乐观的背景下,如果美国本土的销量再受到冲击,那马斯克真的要头大了。
当然除了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受到影响之外,一旦新能源一些补贴政策取消了,对特斯拉的另一块业务,也就是储能业务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可以说“大而美”法案招招都是背刺马斯克,不仅让他的实体业务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连精神的慰藉也被侵蚀。
马斯克就像一个傻包一样被特朗普丢来丢去,换作谁都会恼羞成怒的。
4
被特朗普戏耍了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借用雷布斯的一句话比较合适,“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既然特朗普不让马斯克好过,估计他也不会让特朗普好过。
马斯克已经放下狠话了,一旦“大而美”方案通过,他就会立刻揭竿而起,成立“美国党”。
而马斯克之所以敢放出这样的狠话,他是有一定底气的。
一方面是马斯克作为曾经的全球首富,财力非常雄厚,反正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是马斯克在全球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号召力也非常强。
再一个是目前美国其实有很多选民都是摇摆的,属于中间派,既不支持共和党也不支持民主党,这是很大一个群体,如果能够获得这些中间群体的支持,说不定这个政党真能够取得成功。
在6月5日,马斯克曾经发起过一项投票“现在是时候在美国建立一个新的政党来代表80%的中间派了吗?
根据投票结果,共有超563万个账号参与了投票,其中80.4%投给了“是”,19.6%投给了“否”。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马斯克成立“美国党”还是有很大群众基础的,这也给了马斯克很大的信心。
而且马斯克的这个新政党定位也很明确,他就要打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一些传统执政理念,推行科技创新,减少政府监管,让言论变得更加自由。
他的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一些年轻人的认可。
但至于他能否成立美国党以及成立之后能否取得成功,那就很难说了。
其实历史上美国成立的新政党并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取得成功的几乎没有,来来回回还是民主党跟共和党的天下。
就比如目前美国的第三大党是自由党,他们拥有超过65万注册选民,以及超过两百名党员在担任公职,但这个注册选民远远低于民主党和共和党。
正因为如此,即便他们是美国第三大党,但自1971年成立以来的54年时间,他们从来没有赢取过总统选举。
而这些政党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力量比较小,最关键的是他们背后缺乏资本的站台。
参考这些政党的经历,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之后能否取得成功,一切都是很难料的。
毕竟运营政党并不像运营企业那么单纯,也不仅仅是通过线上发表言论,发个投票这么简单,更多地需要在线下进行活动、结盟等各种运动,这就注定了一个政党的运行是很困难的,想要赢取总统选举,那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或许马斯克是一个例外,主要是他有钱。
目前马斯克的财富达到几千亿美元,而且拥有x平台这样的宣传神器,还有很多忠实的粉丝,说不定“美国党”还真能干出一番大事。
再加上目前美国社会其实非常分裂,很多人都是摇摆选民,如果能够将这些摇摆选民收入囊中,说不定马斯克就能够打败民主党和共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