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甩卖400套房,麦当劳抛售香港铺位,资本大佬为何要逃?
李嘉诚又开始“骨折价”甩卖了。
这回更狠,惠州的房子直接干到40万一套,东莞别墅从6.8万跌到1.8万一平,跌了73.5%。同时间,麦当劳把香港23个商铺全部清仓,一个都不留。
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事,背后却藏着同一个信号:资本正在加速逃离。
先说李嘉诚这波操作有多狠。
惠州泷珀花园,51平米的房子,单价8632元。什么概念?这价格在香港,连个车位都买不到。
更夸张的是东莞海逸豪庭,这可是别墅啊!2023年还卖6.8万一平,现在1.8万就能拿下。算一下,跌了整整73.5%。
要知道,这些地李嘉诚可是1999年就拿下的,整整囤了26年。即便现在“骨折价”出货,他的利润还是翻了180倍。
这就是李嘉诚的高明之处——他不是亏本甩卖,而是把利润从180倍降到150倍而已。
再看麦当劳。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有句名言:“麦当劳不是做汉堡的,真正的业务是做房地产。”这话一点不假,全球麦当劳的商铺价值超过400亿美元。
但现在,麦当劳把香港23个商铺全部挂牌出售,包括尖沙咀星光行、铜锣湾怡和街这些黄金地段,总价值约30亿港元。
关键是时机——香港商铺租金已经从2019年的高点跌了60-70%。星光行这个曾经估值10亿的物业,现在挂牌价只剩4.6亿。
麦当劳这是在干嘛?轻资产转型。
2017年,麦当劳把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经营权卖给了中信,自己只保留部分商铺。现在连商铺都不要了,彻底变成“收租公”。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人口下跌,房子没人买了。
数据看起来确实唬人:2025年一季度结婚登记只有181万对,少了16万对,去年新生儿只有788万,30多岁未婚男性比例接近三成。
但这解释不了一个现象:为什么香港人疯狂抢购?
2025年上半年,港澳居民在广东买房的跨境支付金额达到30.8亿元,同比暴涨45%。香港新房均价19.6万一平,40万在香港只够付个首付,在惠州能买套房。
所以,不是没人买,而是买的人变了。
李嘉诚和麦当劳的撤退,背后是同一个逻辑:旧模式玩不转了。
先看政策风险:房地产税试点正在扩大,北京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5万套,限购限贷政策层出不穷。
再看盈利模式:“地段为王”的逻辑已经失效,惠州房价跌破9000元,传统估值体系崩塌,商铺租金腰斩,“一铺养三代”成了笑话。
最关键的是,资本找到了新玩法。
李嘉诚现在的钱都投哪了?
英国电网和东南亚智慧港口,氢能储运和创新药企业,这是李嘉诚资金的主要去向。此外,还有科技医疗投资,占比已经达到了45%。
长实集团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1800亿港元,海外资产占比超过60%。他不是在逃离,而是在换赛道。
这里面最惨的,是那些高位接盘的人。
东莞海逸豪庭,2023年6.8万买入的业主,现在1.8万都卖不出去。按揭还要还,房子却在贬值。空置率不断攀升,他们只能在黑暗中等待黎明。
但也有赢家。那些40万买到李嘉诚房子的香港退休老人,用香港一个车位的价格,在大湾区实现了安居梦。
这就是资本的残酷——有人提前看懂周期带走超额收益,有人在高位接盘等待解套。
麦当劳星光行餐厅依然人头攒动,但它的产权已经换了主人。李嘉诚的楼盘还在销售,只是买家从内地投资客变成了香港刚需族。
历史总在重复同样的剧本:聪明钱永远比你跑得快。
当“囤地暴富”的时代结束,当“商铺信仰”彻底崩塌,留给普通人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看懂周期提前布局,要么成为资本撤退时的接盘侠。
李嘉诚和麦当劳已经给出了答案,你看懂了吗?#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本文信源:1、《南方都市报》,“李嘉诚40万起推售湾区四百套房?有港人真来:连看增城东莞”,2025.8.22、《金融界》,“麦当劳要卖香港商铺,'大地主'藏不住了”,202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