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回不低头!莫迪刚敲定访华,特朗普就想见普京,四国局势变幻莫测
国际局势上演神转折! 印度总理莫迪刚宣布8月底访华,特朗普立刻宣布8月15日会见普京。 这出“外交碰碰车”背后,是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的狠招,逼得莫迪向东突围。 而普京顶着俄军单月阵亡2万人的压力赴约,只为换取美国放松制裁。 金砖十国则联手签署反关税声明,巴西总统卢拉直接呛声:“世界不需要皇帝! ”
特朗普在8月6日签署行政令,以“印度采购俄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商品追加25%关税。 叠加7月31日对全球69国加征的25%基础关税,印度商品面临50%的关税重压。 印度商业部长戈亚尔当天强硬回应,宣称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莫迪政府于同一日宣布,印度总理将于8月31日访华并出席天津上合组织峰会。 这是莫迪自2018年后时隔7年再度访华,也是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两国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 印度媒体直言,此举旨在“形成制衡美国的关键因素”。
美国对印关税打击直指要害。 印度每年对美出口额约2000亿美元,被加税商品涵盖纺织品、珠宝、机械零件等核心品类,涉及870亿美元贸易额。 印度工业联合会估算,新关税可能导致印度GDP增速下降0.8%。
印度同时向中俄伸出合作橄榄枝。 7月24日,印度恢复中断5年的中国公民旅游签证发放;6月至7月,印度防长辛格与外长苏杰生先后访华,打破五年高层互动空白;印度智库提议放宽对中国投资的审查限制。 在俄印合作方面,卢比-卢布本币结算规模已达500亿美元,印度还向俄罗斯出口药品和农产品以平衡贸易。
特朗普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会见普京。 这是四年来美俄领导人首次直接会晤。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证实,双方将聚焦乌克兰停火方案。 此次会晤前,特朗普向俄罗斯发出“8月8日前停战”的最后通牒,并以次级制裁威胁俄罗斯能源贸易伙伴。
普京的妥协源于战场困境。 2025年1月以来,俄军阵亡人数超11.25万,仅7月就损失约2万人。 适龄兵源几近枯竭,社会反战情绪累积。 经济上,西方制裁已重创俄罗斯能源收入,特朗普威胁的新一轮次级制裁瞄准俄“影子油轮船队”,可能彻底切断其石油出口命脉。
金砖国家在巴西峰会打出反击组合拳。 7月6日,金砖十国签署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单边关税“违反世贸原则”。 巴西总统卢拉在记者会上直言:“我们不需要皇帝!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斥责美国“报复行为令人失望”,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强调“国家间应促进合作”。
金砖国家加速推进去美元化。 印度储备银行宣布允许22国使用卢比结算;中俄天然气交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升至34.5%;金砖新开发银行73%的贷款以成员国本币发放。 这些举措冲击美元霸权根基,导致美元在全球支付份额跌破47%。
印度在军事领域坚持战略自主。 尽管美国批准向印度出售F-35战机,印方仍拒绝深度捆绑,坚持采购俄罗斯S-500防空系统。 2025年3月,印度与俄罗斯签署2.48亿美元合同升级T-72坦克,并在果阿造船厂联合生产隐形护卫舰。
欧洲成为美国单边主义牺牲品。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投资100亿欧元在中国湛江建厂;欧盟因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危机,转而向印度购买柴油,2025年前四个月印度对欧盟燃料出口暴增43%。 德国军方被曝采购印度精炼油。
中印边境出现缓和迹象。 2024年10月排灯节期间,中印士兵在五个边境检查点互赠糖果。 2024年3月,中印外长会晤后宣布在争议地区“脱离接触”,恢复联合巡逻。 这些互动为莫迪访华创造了氛围。
特朗普的关税战术遭遇全球反噬。 除金砖国家联合反制外,日本在美日关税谈判中消极抵抗,向美方赠送“中国制造存钱罐”暗示产业链不可分割;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警告关税“牺牲几代人利益”。 美国传统盟友体系出现明显裂痕。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