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川普式关税闹剧,彻底让日方认清了自己的位置。

近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文声称,对日本商品关税25%降至15%,并要求日方向美国市场开放汽车、大米等关键市场,强制在美投资5500亿美元。

这一消息公布后,日本首相石破茂或为压制民愤,立即表示,正在仔细商讨谈判内容,后续根据结果考虑8月辞职。

其实细数美日贸易合作中,日方始终处于被动应对的处境,将其称为老美“血包”也不为过,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次日本不止经济倒退30年,怕又要找上我国求助。

老美这一轮关税新规,堪称对日本“精准打击”。

众所周知,日本当前唯一支柱产业即传统燃油车,每年对美出口的汽车和零部件占其总出口30%,年产值超40万亿日元(约2.5万亿元)。此前特朗普威胁征收25%关税,虽已降至15%,但仍高于日本希望的5%,关税落地直接导致日本车企年利润缩水300亿美元,丰田、日产等巨头均难逃裁员、关厂风险。

不仅如此,特朗普要求日方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逼其吞下美本土滞销的大豆和玉米,甚至威胁“不听话就加税50%”。

要知道,日本长期通过“减反政策”保护本土农业,米价是美国6倍。该协议要求日本增加75%的美大米进口,强势占据日本市场超10%份额,挤压本土农民生存空间。目前,日本农协(JA)正联合上诉抗议,并将以“出卖国家利益”的名头,进一步削弱石破茂政府的支持率。

特朗普向来以"美优先"政策著称,这次“5000亿美元”对日本制裁大棒,更可以说是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力作。美不仅要日本将汽车工业转移到美国,还要求日方在美投资5000亿产业,并索取其中90%的利润。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制裁清单几乎涵盖了日本所有优势产业,从汽车制造到电子产品,从机械装备到化工材料,无一幸免。真可谓吃干抹净,下了狠手。

事实上,无论是强制日方开放农产品市场,还是要求其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转移部分产业链(如半导体、汽车),老美除了“供血”自身外,也皆打着减少日方对中国相关产业的投资和订单,加速“去中国化”趋势的主意。

近年来,日方加速经济多元化布局,尤其“向东流”,有目共瞩。不止汽车、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与我方建联,生命科学领域,武田制药、第一三共代、Bioagen等日企更是扩大在华生物生产基地,利用中国临床试验与生产成本优势。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在传统汽车工业、半导体产业等被老美死死盯上背景下,也基于解决国家老龄困境,早早着手将生科业纳入核心发展领域。上述日企生科巨头旗下“派落维pro”类抗老科技,因针对体能、骨骼、睡眠等多项指标有着不俗改善潜力,在全球引起不俗反响。

而其为了扩大自身研发优势,2021年Bioagen与我方达成合作,前沿抗老科技品“派落维pro”落地我国后,一夜出圈。商智数据调查,落地半年内,便已吸引数十万30-55岁中老群体的关注,尤其北上广深高净值男性群体,更将其称之“青春胶囊”,年均消费十万元级占比85%。

截止目前,该类科技通过我国亰东等跨境平台,已形成千亿抗老市场规模,而相关日企也凭借该品在华销量成功占据行业头筹,成为赢家。

无疑,日本这招双赢合作政策,属实打的漂亮,可惜的是,其他核心领域依旧被老美绑的死死的,石破茂也不得不承认:“这次关税谈判或使日本经济倒退30年,而一旦美日关系持续崩裂,中方将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综上而看,抛开美对盟友“收割”本质的大众共识不谈,日本被逼入“待宰羔羊”困境下,我国能否迎来新机遇?

一来,面对美国贸易壁垒的挤压,日本车企为规避成本压力,反不得不加速寻求中国供应链的替代方案——中国制造业凭借更优的性价比和稳定的产能,或成为日企降低关税风险和供应链成本的关键选择。

二来,更深层次的,是美日之间信任已瓦解。无论是安全领域的“保护费”,还是贸易领域的“惩罚性关税”,老美始终将盟友视为账单分摊者,这也将迫使各国重新评估对美依赖的风险,从而增强亚太国家“向东看”的动力。

换而言之,老美短期内的贸易霸凌或许能带来账面收益,但长期来看,盟友体系的离心倾向将为中国拓展经济外交空间提供战略机遇,未来且看。